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經濟學家希勒:金融危機是由故事造成的

  中新網12月14日電 當代行為金融學主要創始人、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希勒近日在一場論壇上表示,金融危機不是由技術的因素或者政府的政策造成的,而是「故事」造成的。

  2008年以來,世界金融和經濟形勢風起雲湧。隨著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並逐步升級為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實體經濟遭到嚴重衝擊,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經濟紛紛陷入衰退,新興經濟體增速也大幅放緩,世界經濟面臨多年來最為嚴峻的挑戰。危機過後審視,金融危機的禍起之源,「什麼是金融危機的禍起之源」、「房地產市場率先反彈究竟是復甦經濟還是製造泡沫,是否會再一次引發金融震盪」、「當前金融監管體系應對非理性行為的挑戰應有哪些措施」等問題引人思考。

  12月13日,在「金融制度的重新設計:聚焦資產泡沫與金融監管對話」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謝平,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陳雨露,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教授、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黃明與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羅伯特·希勒就上述問題展開了一場深入的學術探討。

  當代行為金融學主要創始人、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羅伯特·希勒,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希勒分析指出,從美國長期經濟發展可以看出,美國有四個比較蕭條的時期:1974年、1979年、1991年、2008年,正是這四個經濟下滑階段的「故事」讓大家覺得比較可怕。比如1974年是石油危機,1979年是第二次石油危機,兩次危機大家都因為擔心沒有能源而心理恐慌。1990年至1991年的危機主要是存款銀行的倒閉,然後是2008年的危機,就是次貸危機以及金融機構的破產。美國人的思維方式使他們覺得,這些「故事」讓他們想起了大蕭條,從而摧毀了他們的信心。因此,羅伯特·希勒認為這次金融危機的原因不是由技術的因素或者政府的政策造成的,而是以前的「故事」造成的。

  行為金融學就是將心理學尤其是行為科學的理論融入到金融學之中,從微觀個體行為以及產生這種行為的心理等動因來解釋、研究和預測金融市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前沿,對投資者非理性行為的假設也對當代金融理論的核心——傳統的效率市場理論提出了新的挑戰。

  朱民在論壇上表示,市場仍然是我們已知的最有效的創造財富和分配財富的機制,但是無數的危機以及現在的行為金融學表明,為了讓市場能夠有效工作,我們需要政府加大對它的監管,所以這是很有意思的。在行為經濟學裡面,其實希勒教授是把政府監管看成為促進市場有效行為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這裡反過來,又給政府提出了很大的問題,政府行為是理性的、有效的,還是行為金融學的一部分,是動物精神的一部分,怎麼樣定義這個功能和市場功能的合作,來推進市場的有效,我想行為金融學本身要回答這個問題。

  此外,對於人們關注的房地產市場「是否存在泡沫」,以及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該如何健康發展時,羅伯特·希勒表示,目前中國一些大城市房價很高,資產泡沫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由於目前中國居民收入總體較低,他的建議是,應該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增加收入,同時抑制泡沫。

  而朱民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情況複雜,因此我們面臨巨大的挑戰。我們需要學習新的理論和思想,同時結合傳統理論和思想,對現在的現象進行觀察和研究,然後得出結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