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北京皇史宬

皇史宬,又名「表章庫」,即皇家檔案庫,「宬」的意思是指古代用於藏書的屋子。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南池子大街南日東邊,靠近故宮東側。始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年),隆慶二年(156年)和清嘉慶十一年(180年)均有修葺,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皇家檔案庫,距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

  我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金匱石室」的制度。《漢書·高帝紀下》記載:「與功臣刻符作誓,丹書鐵拳,金匱石室,藏之宗廟。」所謂「金匱」,即是銅製的櫃子;所謂「石室」,就是用石頭砌築的房子,其目的均是為了防火,讓其保存的珍貴檔案,能永久地保存下去。爾後歷代檔案庫,均因襲秦、漢舊制,而又各有所發展,供保存各朝皇帝的「實錄」、「聖訓」、「玉碟」之類的皇家檔案。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建有這類檔案庫,但多數已毀,像皇史成這樣保存完整的,已幾乎都沒有了,這就越發顯示出這組建築的特殊價值。

  蓋房不用一點木料幾乎不可能,蓋大殿不用一點木料,更是讓人難以相信。而皇史成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石頭宮殿,全用磚石砌築而成,無一根木料。



  皇史宬全為磚石結構,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皇史宬門、正殿、東西配殿、御碑亭等,四周圍以朱牆。皇史宬門額由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正殿建在高2米的石台基上,繞以漢白玉護欄,面闊9間,黃琉璃筒瓦廡殿頂,拱券式無梁建築。額枋、斗拱、門、窗均用漢白玉雕成,額枋上施描金旋於彩畫。殿門5洞,均為兩重。室內有高2米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置雕雲龍紋鍍金銅皮樟木櫃152個。山牆上有對開的窗,以使空氣對流。其結構具有防火、防潮等特點,是一座藝術性、科學性、實用性三者兼備的重要文物建築。

  明代除儲存各朝的「實錄」、「聖訓」、「玉碟」之外,還收藏《永樂大典》副本和其他重要檔案。清代除收藏「實錄」外,《大清會典》、《朔漢方略》內閣副本以至將軍印信也都曾入藏。它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皇家檔案庫,也是研究「金匱石室」的典型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