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水泥品質與混凝土品質的關係

在傳統上,混凝土是按強度進行設計,對混凝土的品質的最終標準主要是強度。因此混凝土生產者對水泥品質的要求也是強調強度;強度越高的水泥被認為品質也越高。如此的發展,造成近年來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水泥與外加劑適應性差等等問題。尤其是早期開裂的現象日益普遍。其原因很複雜。涉及多方面,包括建築設計、材料、管理。這些問題將另議。單從水泥來說,水泥細度、礦物組成、以及堿含量的增加,熱水泥的出廠,都加劇了事態發展,是原材料中影響混凝土品質主要原因。
  20年來,我國水泥標準進行了三次修訂。第一次修訂的標準於1979年7月開始實施,第二次是1992年開始逐步實施,第三次,即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開始實施。各次修訂的基本出發點都是“與國際接軌”,促進我國水泥生產工藝的改進和產品品質的提高。修訂水泥標準的人的出發點當然是通過修訂標準提高水泥的品質,但是由於缺乏和水泥的服務對象──混凝土結構工程的聯繫,以至於忽視了水泥的品質對提高混凝土品質(不能只看到強度更重要的是耐久性)的影響。這次修訂水泥標準的結果是提高了水泥強度,尤其是早期強度,迫使水泥廠以提高C3A和水泥細度來提高水泥的早期強度,同時也提高了水化熱。這種變化的趨勢雖然對混凝土提高早期強度有利,但卻增加了混凝土的的溫度收縮、乾燥收縮。於是開裂成為必然。以下分別分析上述幾個因素對混凝土抗裂性造成的影響。

  1 水泥礦物組成的影響

  眾所周知,矽酸鹽水泥主要的組成礦物有四種,它們的水化性質不同,在水泥中所占比例不同時影響對水泥整體的性質。C3A雖對早期強度貢獻較大,但水化熱是其他礦物水化熱的數倍。因此C3A含量較大的早強水泥容易因早期的溫度收縮、自收縮和乾燥收縮而開裂。



  目前我國混凝土尤其是中等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普遍使用高效減水劑和其他外加劑由於C3A水化速度最快,對減水劑的吸附量也最大,它首先吸附了大量減水劑。因而C3A含量高的水泥一般與外加劑的適應性差。

  2 水泥細度對混凝土的影響

  在目前我國大多數水泥粉磨條件下,水泥磨得越細,其中的細顆粒越多。增加水泥的比表面積能提高水泥的水化速率,提高早期強度,但是粒徑在1μm以下的顆粒不到一天就完全水化,幾乎對後期強度沒有任何貢獻。倒是對早期的水化熱、混凝土的自收縮和乾燥收縮有貢獻——水化快的水泥顆粒水化熱釋放得早;因水化快消耗混凝土內部的水分較快,引起混凝土的自乾燥收縮;細顆粒容易水化充分,產生更多的易於乾燥收縮的凝膠和其他水化物。粗顆粒的減少,減少了穩定體積的未水化顆粒,因而影響到混凝土的長期性能。我們現有的混凝土結構。一般的設計壽命是60年,而有專家預測,由於超細水泥顆粒含量太多,50年後,我們的混凝土強度只能達到設計強度的40%。

  隨水泥比表面積的增加,與相同高效減水劑的適應性差。為減小流動度損失需要增加更多摻量的高效減水劑。不僅增加施工費用,而且可導致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增加,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水泥細度還會影響混凝土的抗凍性、抗裂性。

  3 水泥中含堿量和混凝土開裂的關係

  由於堿-骨料反應必須在混凝土中有足夠的含堿量、足夠數量的活性骨料和足夠的水分供應,三個條件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我們新疆氣候乾燥,產生堿-骨料反應幾乎沒有,但是堿能促進水泥的收縮開裂,造成混凝土結構物的劣化。


  4、混合材對混凝土和易性的影響

  由於混合材品種、性質和摻量等不同,混凝土和易性以及與外加劑適應性也不相同。因此易泌水、流動度損失大的混合材與保水性好、流動度損失都較小的混合材搭配使用,可互相彌補,防止泌水、離析。提高混凝土和易性以及與外加劑適應性適。如礦渣、鋼渣、銅渣與粉煤灰、煤矸石搭配使用。可取得較好的效果,用石灰石作混合材,能激發水泥早期強度發揮。用粉煤灰、礦渣做混合材,不但能降低混凝土水化熱。若以超細粉加入,還能大大提高水泥強度,降低熟料配比。

  為了實現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混凝土結構這個目標,有必要更新一些觀念和建設實踐。不要盲目追求早期強度,應為祖國建設長遠考慮,不要讓我們50年後都生活在危房中,不要讓我們因為工程品質,而失去了市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