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古建築基本組成結構

 (一)台基

  一稱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築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築物,並使其防潮、防腐,同時可彌補中國古建築單體建築不甚高大雄偉的欠缺。大致有四種。

  1、普通台基

  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磚三合土夯築而成,約高一尺,常用於小式建築。

  2、較高級台基

  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邊建漢白玉欄杆,用於大式建築或宮殿建築中的次要建築。

  3、更高級台基

  即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相傳位於世界中心,系宇宙間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沒其間,三界諸天也依傍它層層建立。須彌座用作佛像或神龕的台基,用以顯示佛的崇高偉大。中國古建築採用須彌座表示建築的級別。一般用磚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線腳和紋飾,臺上建有漢白玉欄杆,常用於宮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築。

  4、最高級台基

  由幾個須彌座相疊而成,從而使建築物顯得更為宏偉高大,常用於最高級建築,如故宮三大殿和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即聳立在最高級台基上。

  (二)木頭圓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製成的圓柱形木頭。置於石頭(有時是銅器)為底的臺上。多根木頭圓柱,用於支撐屋面檁條,形成梁架。

  (三)開間

  四根木頭圓柱圍成的空間稱為“間”。建築的迎面間數稱為“開間”,或稱“面闊”。建築的縱深間數稱“進深”。中國古代以奇數為吉祥數字,所以平面組合中絕大多數的開間為單數;而且開間越多,等級越高。北京故宮太和殿,北京太廟大殿開間為十一間。

  (四)大樑(即橫樑)

  架於木頭圓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頭,以形成屋脊。常用松木、榆木或杉木製成。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五)斗拱

  是中國古代建築獨特的構件。方形木塊叫鬥,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長木叫昂,總稱斗拱。一般置於柱頭和額訪(又稱闌頭,俗稱看訪,位於兩簷柱之間,用於承托斗拱)、屋面之間,用來支撐荷載梁架、挑出屋簷,兼具裝飾作用。由鬥形木塊、弓形短木、斜置長木組成,縱橫交錯層疊,逐層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