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輸精管結紮後能再接通嗎

在顯微外科技術充分發展的條件下,斷指再植中比輸精管細得多的血管都能接上,接輸精管理應不在話下。   當然事情並不如此簡單,輸精管吻合術的誕生比輸精管結紮術晚了半個世紀。由於輸精管的管腔只有半毫米左右,而整個管子卻有2—3毫米粗,所以,難免會發生對接不准、吻合口狹窄的情況。為了克服這一困難,醫生們在管腔內放上一根羊腸線或尼龍線等做支架,術後十天再拔掉支架,以確保輸精管接通。自1976年以來,運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輸精管吻合術,就不再主張使用支架物了。因為顯微鏡下視野很清晰,粘膜能很好對合,縫合技術也很完善,所以不用支架也能使輸精管腔達到通暢接合。顯微外科技術使輸精管吻合術的成功率可由原來的最高55%提高到75%以上。   

  影響吻合術成功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幾點:   

  ?結紮術與吻合術的間隔時間。一般來說,結紮術後10年內吻合效果較好,時間越久,吻合效果越差。   

  ?結紮術後是否形成精液囊腫。臨床研究表明,精液囊腫是否出現與吻合術效果有關。這是因為發生精液囊腫後,可減低輸精管、附睾和睾丸內的壓力,從而對睾丸的損傷較小,這樣,吻合術後精子形態大多數正常,所以手術成功率也較高。而未發生精液囊腫的人則相反,正常精子較少,即使達到準確的吻合,也往往仍無生育力。   

  ?自身免疫反應的發生情況。曾發現過輸精管阻塞後會產生抗精子抗體,這些抗體能凝集自身精子,或使精子失去活動能力。大量研究表明,輸精管結紮術後有50—70%的人血中產生這種抗精子抗體,它與生育力降低有一定關係。雖然在具有正常生育力的男子體內也可能發現這種抗體,但這種抗體在生育力低下和已結紮的男子機體內出現的可能性更大。如果術前血清精子凝集素濃度較高,那麼術後幾個月必須檢查抗體。如果精液中發現抗體,妻子並未能生育的話,那麼應及早考慮子宮內受精或進行免疫抑制治療等措施。但是,有些人雖然具有抗體,但在吻合術後仍然能使妻子受孕。   

  ?吻合術的技術因素。手術中有一些技術細節對吻合術的成功很有意義,比如,輸精管近端管腔由於輸精管內壓大而變得較粗,而遠端管腔較細,二者可相差1倍或更大。術中可用塑膠管、鑷子等輕輕把遠端管腔擴張後再行吻合。這樣可以減少兩端吻合壓力,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吻合針數。如遇到直徑0.8釐米以上的痛性結節,應予切除。為減少術後副反應,還要進行嚴格止血,最好採用電凝止血。如果原來的結節小,不痛,可以不切除,以減少組織反應,有利於吻合口的癒合。醫生的技術熟練程度起著關鍵性作用,顯微操作應能獲得相當高的解剖複通率。   

  需要注意的是行輸精管結紮術時應至少離附睾尾2橫指, 太近時輸精管太細,將來不好複通,手術時就應為複通術創造條件。複通時切掉結紮結節,近睾端橫切,遠睾端略鈄切,以使管腔大小相當。查近端有無精液流出,並檢查精子及存活情況。若按摩後仍無精液流出,說明有附睾阻塞等問題,不予吻合,此外,還應證實遠側通暢。兩斷端剝離0.5—1釐米,過長容易損傷血管,然後對合整齊, 不扭曲, 用7—9個0的無損傷線全層間斷縫合,減張固定,保證血運良好。   

  ?輸精管神經損傷。研究表明在正常情況下射出的精子有70%來自近附睾端的輸精管和附睾,靠一組蠕動波把精子向外輸送,混入精液。如果在結紮術或吻合術時損傷了輸精管的神經,那麼即使達到解剖上的複通,精子也不能順利地向外輸送,因此,仍然難以達到複孕的目的。.   

  判斷手術是否成功有兩種標準,一是以精液中精子的重現數量、活動力、形態、精液量等作為成功與否的標準;二是以女方的受孕情況作為判斷依據。顯然第二種標準更為合理。通常,在術後1—2個月內精子數目逐漸增加,3—6月,新產生的精子重新出現,精液檢查趨於正常。妊娠一般發生在吻合術後8—12個月,有的竟早至2個月。   術後3個月曲細精管內成熟精細胞減少,意味著生精過程障礙。術後10個月曲細精管普遍萎縮,只剩下支持細胞和少量精原細胞,生精過程完全停止。12個月起,生精過程逐漸恢復,16—28個月後除散在瘢痕內細管萎縮外,大部分細管生精上皮增厚,各級精細胞活躍。輸精管結紮術後睾丸的結構與功能變化是損傷、修復、瘢痕和痊癒的動態過程。這一過程隨術後時間長短而變化,而與血清抗精子抗體的滴度變化不相關。術後早期生精障礙可能因精子貯留,導致睾丸內環境變化(壓力、理化和生物學因素)有關。有人認為術後早期血睾屏障遭破壞是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待術後16—28個月時,血睾屏障已正常,說明曲細精管內適應精子生成的內環境重新建立,成為恢復正常生精過程的重要條件。附睾的病理改變也以術後10個月為重,術後16—28個月明顯消退,這是吻合術成功的物質基礎。
返回列表